USB版本历史及USB2.0与USB3.0的区别
USB从最初的4线制发展到今天的8线制,其速度越来越快,支持的设备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多,USB协议也越来越复杂。
USB1.0
- 1996年1月15日推出USB1.0接口规范
- 规定低速传输速率为1.5Mbit/s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500mA
- 一般适用于鼠标、键盘等低速HID设备。
- 支持热插拨
USB1.1
- 1998年9月23日对原来的USB1.0进行升级,提出了USB1.1
- USB1.1规定了全速传输速率为12Mbit/s,并兼容USB1.0的1.5Mbit/s
- 传输线缆最大度度3m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500mA
- 一般适用于鼠标、键盘、U盘,光驱等。
- 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支持127个设备。
USB2.0
- 2000年4月27日由USB-IF组织提出了USB2.0总线协议规范
- 具备480Mbit/s的高速传输速率,向下兼容低速1.5Mbit/s和全速12Mbit/s
- 传输线缆最大长度5m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500mA
- 通过HUB级联的方式,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扩展127个USB设备
支持 4种传输方式:控制传输、中断传输、同步传输和块传输。
USB3.0
- 超高速USB3.0规范于2008年11月17日出USB-IF组织推出。
- 提供更高的5.0Gbit/s的超高速传输速度,并向下兼容低速1.5Mbits/s、全速12Mbit/s和高速480Mbit/s传输速率
- 对外提供供电电压为5V,最大电流900mA
- 传输线缆最大长度3m
- 增加了新的电源管理功能,支持待机、睡眠以及暂定模式,更加省电。
- 全双工通讯。
USB2.0和USB3.0对比
特 性 | USB 3.0 | USB 2.0 |
支持的传输速度 | 低速 Low-Speed (1.5Mbit/s) | 低速 Low-Speed (1.5Mbit/s) |
如大传输速度名称 | 超速 SuperSpeed USB (SS) | 高速 Hi-Speed USB (HS) |
最大传输速度 | 5.0Gbit/s | 480Mbit/s |
最大距离 | 3米(常规条件下) | 5米 |
数据接口 | Dual simplex,四线差分信号与USB2.0信号分离,同时实 | 半双工,2线差分信号 |
总线事物协议 | 主机导向,界步传输流,USB包传输有确定路由 | 主机导向,轮询传输流,USB包广播到 |
编码 | 8B/10B | NRZi |
总线类型 | USB 3.0采用了对偶单纯型四线制差分信号线,进行点对点 | USB 2.0基于半双工二线制总线,进行广播模式的通信 |
线缆 | USB 3.0 采用多核 SDP (Shielded Differential Pair.有遮蔽 | USB 2.0所采用的纤细的、非屏蔽的双 |
线缆信号个数 | 共6个 其中4个用于超髙速数据传输(SSTX+、SSTX-、SSRX+、SSRX-) 另外两个用于一般传输(D+、D-) | 2 个(D+、D-) |
端口状态 | 端口硬件检测连接事件.并将端口置为操作状态以备超高 | 端口硬件检测连接事件.系统软件使用 端口命令来切换端口使能状态 |
数据传输类型 | 具有超高速约束的USB类型 | 仅支持4种基本传输类型 |
电源管理 | 多级电源管理,支持待机、休眠、暂停及启用 | 仅支持设备级别的电源管理 |
总线供电能力 | 低功耗设备:5V,最大150mA 高功耗设备:5V,最大900mA | 低功耗设备:5V,最大100mA 高功耗设备:5V.最大500mA |